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商务资讯
物价结构性上涨利弊共存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今年以来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品价格屡创新高,据统计1至10月份累计我国CPI已同比上涨4.4%。这引发了一些人对我国可能进入全面通胀的担心。然而多数经济学家以及政府官员的判断都是,这一轮物价上涨,主要是短期食品价格上升所带动的结构性上涨,不会引发全面通货膨胀,并且很可能明年会出现CPI增速回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当前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受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短期波动和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并不表明供求总格局恶化或逆转。

  流通环节使食品价格大涨

    在CPI的8大类商品中,最近几个月一直是5类上涨,3类下降,其中食品类价格、居住类价格增长最为突出,10月份分别上涨了17.6%、4.8%。

    张立群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来的食品价格上涨,是在粮食供求关系没有明显失衡的背景下出现的,分析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粮食生产成本提高,这与中央实行保护价政策,使粮食价格回归正常成本有关,涨价具有恢复性因素;二是与粮食流通企业控制库存投放,抬高市场粮价有关,这主要体现在粮食零售价上;三是与生物能源加工能力发展过快有关,由此造成非食用粮快速扩张。

    “在此次食品价格上涨诸多原因中,成本和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生产流通方式的问题。”张立群说,如何适时引导和规范农产品生产流通方式,通过政府的支持,保护农业这一弱势产业的发展,同时稳定市场食品价格,是一项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价格传导具有结构性

    与我国1992、1993年食品价格引发全面通胀的情况不同,本轮物价上涨没有出现当年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的局面。数据显示,199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44.4%,1993年更是高达61.8%。

    目前我国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均呈高位趋稳或略有降低态势。随着我国近年对基础供给能力的培育,以及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控制,张立群认为投资反弹的可能性不大;消费需求取决于居民收入水平、收入预期和家庭预算约束,不容易大起大落;而随着人民币汇率的逐步升值、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等政策效果的显现,出口增长也将逐步趋稳。

    “这一背景下,我国供求总量关系呈基本平衡甚至存在局部产能过剩趋势,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回落,向下游产品传导的涨价压力很小,因此未来由食品涨价引起全面、持续物价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张立群说,在传统产业的市场需求比较稳定、竞争比较充分的背景下,资源、环境和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提高所导致的传统产品价格上涨一般比较温和。

  结构性上涨利弊共存

    虽然目前的物价结构性上涨没有引发全面通胀,但结构性上涨的危害也不小。央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研究处傅勇日前撰文指出,这首先可能使一部分人的财富转移给另外一部分人,通货膨胀有利于实际资产的拥有者,相反,货币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烫手的山芋,急于把钱变成能够保值的东西,比如购买黄金珠宝,然而在这种规避通胀风险的能力上,低收入阶层显然要弱于高收入阶层。

    其次,与收入分配过程相伴随的必然是投机风气的盛行,在资产价格高涨时期,将资金投入实业的回报要远远低于将其投入房地产或证券市场,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正将资源引导到一些非生产性领域。

    然而,也正是由于结构性的物价上涨,我国的产业资源将面临一次重新分配。广州万隆研究部指出,相比原材料行业受益于价格上涨,下游如纺织行业不但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同时因出口退税减少必然会向国内销售,从而可能直接冲击国内的纺织品价格,纺织行业竞争加剧,部分资源会退出纺织行业,进入到物价上涨受益行业或者向部分更高端的领域发展。

    “结构性物价上涨必然将引导资源重新配置,最终引发产业结构裂变。”广州万隆指出,目前能够很好地规避物价上涨导致成本上涨压力的行业主要集中于新材料、精细化工、工程机械等行业,这部分行业由于资源的不断涌入,很容易出现快速增长。

TAG标签:商标注册  公司注册  

【文章标题】:物价结构性上涨利弊共存

【TAG标签】:

【文章地址】:

【上 一 篇】:城市建设用地重点供应居住用地

【下 一 篇】:财富结构快速调整中的中国经济